千古一宦终炼成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余三 本章:千古一宦终炼成

    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时代对他的影响,曹操也一样。在他出生之前几十年,东汉政权已风雨飘摇。皇位继承人频繁更迭,太监、外戚、士大夫三权争斗,成为东汉末年国力衰退的主要因素。

    中国古代把天、地、万物和君、臣、民联系在一起。认为皇帝就应该驾驭万民,统治天下,管理百官。作为臣下,应该忠敬仁义,效忠皇帝和国家,才是臣子之道。身为百姓,就应该尊重父母,和睦子孙,亲近亲戚。皇帝明白该干什么,大臣守住本分,百姓如草木般生长,国家就能繁荣昌盛。所以君、臣、民不能失序,失序就会无度,无度就会生乱,生乱就会天地失轨,星辰倒转、乾坤毁坏。导致天地之德灭亡,天下百姓受害。

    东汉各诸侯国所立大学,或帝国唯一最高学府京都洛阳太学的学子们,一定会被授课先生们不厌其烦地告之以上道理。

    现实情况又如何?

    东汉和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王朝一样,乃是先“家”后“国”的“家国”时代。自光武(汉武帝刘秀)中兴后,朝野内外太监当政,外戚弄权,成为将东汉帝国送上灭亡之路的两把利刃。

    自西汉安帝、顺帝以后,社会动荡不安,群盗蜂起,随便某个作乱之徒纠集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占个山头就能称皇作帝。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多达十几起。

    东汉王朝长达二百二十年,无数生命花开花落,无数官宦演绎血泪人生。辉煌归于尘土,屈辱陷进沟渠。行走在其间的特殊人群——太监,却左右着帝国的命运。人们提到“太监”,很容易会想到缩头躬身、手执拂尘、白脸细嗓、不男不女,忙于宫中洒扫、陈设的畸形人,认为他们假忠真奸、媚惑君主、祸国殃民……

    罪犯有误判,太监有忠良。

    史上唯一被追认为皇帝的曹操的祖父太监曹腾,便是其中一位。

    曹操的养祖父曹腾,一度爬到太后与皇后“两宫”一把手;父亲曹嵩长期连任帝国财政一把手大司农,退休之前当到三公之一的太尉;曹操一生所获得的成就超过祖父和父亲成就的数倍,最终有了自己的诸侯国,国土占帝国疆域的十分之三。

    是什么支撑着曹家三代男人,走到事业顶点?

    太监祖父曹腾给曹操带来身世之耻,但这却是后人探索曹操性格形成的关键。俗话说“上门看三代”(祖、父、孙),要研究曹操,祖父应该被摆在第一显要位置。

    曹操的祖父曹腾身为太监,周旋于外戚、士大夫三权争斗。历经大小政变无数,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惜身处艰险;亲身经历皇权更迭,侍候六朝皇帝三十余载无甚过差,有着什么样的觉悟和素质才能达到如此境界?作为太监,前后举荐贤能数十位,为国家输送一批得力官员,使得东汉顺帝和桓帝时期出现少有的二十年太平。

    是怎样的教育,成就“千古一宦”的极致人生?

    曹腾,字季兴,沛国谯郡(今亳州市谯城区)人,约生于和帝永元十年夏五月(公元98年),八岁进宫当太监。恰逢历史上有名的“文章太后”邓绥执政,她是位博学且有着朴素理想的女人。对古典文化的喜爱达到痴迷的程度,不仅要满朝文武学习典籍,太监、宫女们也要有文化知识,还定期考试。着地方官府在民间开办诵经班,一时间,宫中“人人学经典”,朝野“个个辨兴亡”。

    曹腾有幸生长在有着如此宏伟愿望的邓太后统治时期,一生经历安、顺、冲、质、桓五帝。从陪读到掌权,坐镇宫禁三十多年,数次在关键时刻立下大功。

    曹腾能做到这般,离不开两个字——学习。

    不仅曹腾,其他有见地的太监也一样,他们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如曹腾的恩师太监蔡伦发明了造纸,受宠的太监唐衡善调治香料,太监赵忠还是建筑名流。

    公元120年,曹腾进宫十五年。身材和相貌都没有优势的他,却以学识与德行以及业务水准获得邓太后的青睐,从此展开他有意无意地介入朝政之旅。从被选为太子刘保的陪读开始,后跟随太子隐居在洛阳金乌巷九号,联合宫内太监帮刘保夺回皇帝位。独自攀上城头,一人退去外戚阎显数千叛兵,周旋于外戚梁冀和桓帝的争斗……

    公元160年正月,刚退休不到一个月的曹腾,竟然过早迎来了人生结局。从母腹走进了阔大厚重涂着黑红二漆,雕刻着云气纹样的金丝楠木棺材。


如果您喜欢,请把《曹操是怎样炼成的》,方便以后阅读曹操是怎样炼成的千古一宦终炼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曹操是怎样炼成的千古一宦终炼成并对曹操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