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强情结”与持续发展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陈润 本章:“500强情结”与持续发展

    2008年年中,何享健曾信心满满地说:“按照我们的‘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达到1000个亿,但今年我们就可能提前实现1000个亿的目标。因此我们作了调整,美的计划在2010年实现1200亿元的销售目标,以这样的规模,美的将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之列。”

    遗憾的是,由于金融危机在下半年雪上加霜,美的增长受到影响,尽管逆势上扬,也只达到900亿元的销售目标;2009年,美的预期整体销售收入为980亿元,离1000亿仍有一步之遥。看似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跨越,美的为此整整多跋涉了2年。不过,与实现500强的梦想相比,这点困难实在是微不足道。

    按照何享健的预期,2010年实现1200亿元的销售目标就有机会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之列,可事实远非如此。美国《财富》杂志在北京时间2009年7月8日晚间公布的“2009年全球500强排行榜”中,第500名是日本大型海运公司商船三井,其2008年销售额为185.72亿美元;中国铝业集团倒数第二,2008年销售额为185.79亿美元,约1260亿人民币。以此推断,纵使美的2010年完成1200亿的销售目标,也进不了2011年的世界500强,因为这个成绩连2009年的500强都进不了。

    看来,美的进入世界500强的时间表还要延长,那究竟要等到何时呢?我们不妨估算一下:从2006年137.4亿美元至2009年的185.7亿美元,世界500强入围门槛增长分别为8.3%、10.6%、12.16%、11.26%,若以年均增速10%计算,以2009年商船三井的185.72亿美元(约1259.5亿人民币)为基准,2012年销售收入为1844.03亿元的企业才有资格入围2014年的世界500强。而美的近年来平均增速高达30%,尽管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仍然达到20%,若以平均增速25%计算,以2010年1200亿为基准,美的2012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875亿元。这也就意味着美的起码要等到2013年的《财富》杂志公布之时,才有可能实现世界500强的梦想。当然,这只是一种善意的假设。

    看着这一长串密密麻麻的数据,人们不禁会问:进入世界500强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包括何享健在内的大多数中国企业家都有着无法言说的“500强情结”?

    第一家冲进世界500强的中国内地企业是1989年入选的中国银行,全球商业评价体系的标准制定者首次将法眼盯上中国。在此后的十多年里,进入世界500强逐渐演变成中国企业家群体的集体精神图腾,争先恐后地纷纷提出进入世界500强的时间表。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对“冲击500强运动”推波助澜。1997年,国家经贸委宣布,未来几年重点扶植宝钢、海尔、江南造船、华北制药、北大方正、长虹等6家公司,每年向每个公司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力争使它们在2010年进入世界500强。2010年转眼降至,6家企业只有宝钢进入了500强。

    尽管以上6家企业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但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整体趋势却节节攀升。1999年的世界500强中,中国企业只有8家,10年之后的2009年,这一数据已达到创纪录的43家。不过,10年来的上榜者几乎全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凤毛麟角:

    2004年,海尔集团的营业额为1016亿元人民币,约为122亿美元,而2005年世界500强的底线是营业收入达到124亿美元,因此海尔只能以2亿美元之差与500强失之交臂;2008年,联想以上一年度的167.8亿美元销售额位居世界500强的第499名,勉强挤上最后的空位,并因此成为首家进入全球500强的中国内地民营企业。不过,严格来说,海尔与联想都带有“国有背景”,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民营企业。2009年,江苏沙钢替代联想成为唯一一家新入围的民营企业。

    与国有企业在“世界500强”舞台上的光彩照人相比,民营企业的集体暗淡极易令人同情。因此,每当“世界500强”等各类企业排行榜公布时,对市场化的、公平的商业制度的呼声愈发高涨,“民营企业被边缘化”的论调也颇有市场。财经作家吴晓波不无遗憾地说:“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中没有一家是在完全竞争领域中诞生的,一种偏执的制度安排带来了资源的归集,它算不上是一个伟大者的诞生。”他认为,“民营企业能否进入世界500强,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尚有待经济政策的改革。”

    对财富榜单“泼冷水”的不仅是企业界和知识界,也包括仗义执言的政府官员。面对2009年9月5日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措辞严厉地说:“客观地说,今天评的500强,实际上还是500大,企业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强而不大,没有足够的影响力,但不至于垮;大而不强,迟早要垮,而且垮的影响也许会更大。”

    不过,在近10年轰轰烈烈的“500强竞赛”中,何享健及美的集团从未提及过“500强”几个字,2008年是其第一次公开表示,也是唯一的一次。与吴晓波一样,何享健思考的也并非美的一家或某几家企业进入500强的问题,而是民营企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他说:“只有更多大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才能体现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大企业是一个国家国力的表现。美国如果没有这么多大企业,哪有这么威风。中国应该有更多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但我们需要有更多竞争性的产业,非垄断的企业更多进入世界500强。仅仅有垄断企业和国有企业,不能全面代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亮点。”

    吴晓波还不无担心地指出:“500强情结让中国企业走上了一条十分凶险的扩张道路。为了这个目标,中国企业家们选择的道路有两条,一是规模扩张多元化,二是搞资本经营。为了加快速度,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一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在这条凶险的道路上,会不会出现美的的身影?

    何享健曾说:“我思考的不是1000亿的问题,而是1000亿后持续发展的问题,美的要达到亚洲前两名、全球前5名,成为全球化、国际化的企业,这是美的所确定的新目标。”将“1000亿”或者“500强”看成顺其自然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何享健依然清醒,美的将不会成为被吴晓波言中的对象。


如果您喜欢,请把《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方便以后阅读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500强情结”与持续发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500强情结”与持续发展并对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