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陨星的研究说明了什么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少年哲学向导 本章:十三、陨星的研究说明了什么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陨星,是指质量大的流星在大气层中没有完全烧掉而落到地面上的物质。1975年3月8日,在我国吉林地区降落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场陨石雨。我国科学工作者使用电子计算机、电子显微镜、爱克斯射线衍射仪、质谱仪、电子探针等现代化设备进行研究,成功地提出了吉林陨石从太阳星云中凝聚、聚集、形成母体、热变质过程、冲击变质、母体分裂以及陨落的形成和演化的模式,等等。解开了陨星的秘密,揭示了陨星的规律。

    人们为什么要研究陨星呢?

    陨星的出现是一个自然现象。人们之所以研究它,是由于探索宇宙奥秘和发展生产的需要。陨星横跨浩瀚的空间,以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经过高温的灼烧、爆炸,最后落地,它是宇宙的珍贵标本,也是记录各种宇宙信息的“自动记录仪”和“宇宙飞行器”。研究它,对于研究太阳系的起源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探索新元素和“基本粒子”提供可贵材料;为研究空间飞行,人造卫星等重返大气层时轨道的选择及其外表材料的成分和结构提供重要参考数据;为人工地震及冲击变质作用的研究提供有用资料;某些陨石中有机分子的存在,为探索太阳系无机物向有机物转变的过程以及生命起源问题提供重要线索。

    这次吉林陨石雨的研究成果,很快就在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破除迷信方面起了重大作用。陨石研究说明了什么呢?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用于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们研究陨石现象,就是为了把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发挥它的指导实践的作用。我们在前面讲过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然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后,认识的目的和任务是不是就完成了呢?认识是不是就到此为止呢?不是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是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而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还包括第二个阶段,就是认识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当中接受检验。这个过程就是认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首先就是为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毛泽东同志说:“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么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毛泽东选集》第一卷,292页)人们研究陨石,就是为了探究宇宙空间的奥秘,为人类社会能够更好地利用宇宙空间提供理论依据。同样地,人们搞科学实验,研究原子能,就是为了开发新能源,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造福于人类。

    如果有了科学的理论,不运用到实践中去改造客观世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例如,飞机设计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飞机图样,只有在实践中按设计要求生产各种零部件,才能装配出完整的飞机;飞机试飞成功了,设计师设计图样的目的才能达到。如果有了飞机设计图样,并不投入生产,那么图样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自然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技术上的重大发现、发明和突破,几乎都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

    19世纪末,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根据元素周期律,曾预言了当时尚未发现的十几种新元素的存在和性质。后来一些科学家相继发现了这些新元素,和门捷列夫的预言基本吻合。新元素的发现可以说是在门捷列夫理论的启发和指导下实现的。其他如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狄拉克预言正电子的存在等等,都说明了科学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现代化的生产实践如果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简直寸步难行。没有物理学领域内一系列重大发现,就不会有电子器件、半导体、激光、原子能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和利用。没用信息论、电子学等科学理论的发展,就不会有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应用。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也正是发挥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科学理论是认识成果的结晶。科学理论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因而能使人们综观全局,高瞻远瞩,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为确定行动的方向、计划、措施提供依据。人们按照科学理论行动,就减少盲目性,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科学理论还能成为人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思想武器,起教育、动员群众的作用。因此,科学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医生要正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必须有医学理论作指导;一个土木工程师要正确地设计房屋和组织施工,必须有建筑学理论作指导;搞工业、农业等各项生产活动,必须有各自领域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否则,人们的行动就会没有正确的方向,成为盲目的实践。

    传说有两个人一起种甘蔗,两人约好:种得好的受赏,种得不好的受重罚。其中一个人想:“甘蔗很甜,若是压取甘蔗汁,用甘蔗汁灌溉甘蔗树,种出的甘蔗必定更加甜美,那就一定能胜过对方。”于是他就压榨甘蔗,取出汁水,当作粪水灌溉甘蔗。他本想让甘蔗长得更甜,结果反而伤害了甘蔗苗,种下的甘蔗都死了。

    还有这么一个蠢人,他生吃胡麻籽,觉得味道不好吃,就炒熟了来吃,这下觉得味道很好吃。他心里想:“我不如把这胡麻籽炒熟了种下去,以后结的胡麻籽一定也好吃。”于是,他便把胡麻籽炒熟,然后种下地里去,可是胡麻苗永远没有生出来。

    没有一点常识,不懂一点科学道理,实践就只能是盲目的,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办事就会胸有成竹,应对自如。“草船借箭”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国演义》里面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东吴大将周瑜,出于嫉妒之心,决意要谋害诸葛亮。一天,周瑜召集许多大将开会,并专门邀请诸葛亮到会。周瑜对诸葛亮说:“我们不久将与曹操交战,而且是在水上打,依您之见,我们应先准备什么兵器?”诸葛亮回答说:“在大江上作战,武器当然应以弓箭为先。”周瑜说:“先生的意思,正合我意。但是现在军中正缺少箭用,麻烦先生造10万枝箭,以备交战时用。”诸葛亮问周瑜:“10万枝箭,什么时候要用?”周瑜回答说:“10天之内。”

    诸葛亮说:“曹操的军队很快就要到了,如果等10天,肯定会误了大事。我只需要三天时间,就可以交出10万枝箭。”周瑜说:“军中无戏言。”诸葛亮说:“我怎么敢戏弄都督!我情愿立下军令状:三日不成,甘当重罚。”

    于是,当下写了文书之后,诸葛亮就起身告辞。周瑜又吩咐部下说:“凡造箭有关人员,都要故意怠慢,要拖延;凡造箭所需要的物资,都不要认真准备。”周瑜心想:诸葛亮肯定完成不了任务,这下只需等待着杀诸葛亮了。

    好心的鲁子敬替诸葛亮捏着一把汗,诸葛亮请他借给20只船,每只船要军士3O人,船上都用黑布做成幔,再立千余个草人,分布在两边。鲁子敬立即准备齐全。第一天,不见诸葛亮的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的动静;到了第三天凌晨四更的时候,诸葛亮请鲁子敬上船,说:“你跟我一起去取箭。”鲁子敬问他:“到什么地方去取箭?”诸葛亮回答说:“你先不要问,去了就知道了。”于是,命令将士们将20只船用绳索相连,径直朝曹操扎营的北岸进发。

    这一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大。到五更的时候,船已经接近曹军水寨。诸葛亮命令全体将士在船上擂鼓呐喊。曹操听得报告,立即下令,调水寨和旱寨的弓弩手约10000余人,乱箭射向诸葛亮的船。诸葛亮命令将士将船逼近水寨受箭,并继续擂鼓呐喊,而他则在船中同鲁子敬饮酒取乐。等到太阳升起,大雾散开,诸葛亮命令收船撤回。20只船两边的稻草人上,排满箭枝。

    就这样,诸葛亮毫不费力按时交上10万枝箭。周瑜听了鲁子敬的汇报,大惊失色,仰天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吾不如也。”在这场诸、周的斗争中,诸葛亮从容镇定,进退自如,取得了惊人的胜利。我们不禁要问:诸葛亮果真神机妙算吗?他是怎样做到料事如神的呢?

    原来,诸葛亮掌握的自然和军事方面的理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懂得一点气象学,掌握了一些气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在立军令状时,他就预见到三天后必有大雾;他还懂得一点军事学,掌握了曹操用兵的特点和规律。他料定曹操在大雾中肯定不出兵,只会以乱箭射对方。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个指导作用是在理论付诸实践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

    理性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它的指导作用,并且理性认识也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理性认识产生以后,并不都是正确的,有的基本正确,有的部分正确,甚至有的完全错误。那么究竟哪些理性认识正确,哪些理性认识错误呢?在没有实践检验之前是不能确定的。一种理论在没有得到实践检验之前,即使有一定根据也只是一种假说,有待验证。因此,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用实践检验认识,正确的被证实,错误的被发现和纠正,不完全的得到充实,这样才能使认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比如,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化学界曾经流行过一种“燃素”说,认为燃烧是可燃物质放出燃素和生成残渣的过程。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了大量实验,提出了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的化合作用的理论,从而彻底推翻了“燃素”说。

    社会科学理论,同样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并且在实践中根据新的情况不断地修改、补充和完善。在情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之后,甚至要完全放弃旧的理论。这是因为,整个世界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情况在不断地变化,前人提出的理论,不可能完全符合我们今天的情况。就是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也往往会因情况的变化而不能不做适当的改变。

    比如,中国革命就没有照搬苏联的经验,虽然总的来说走的是十月革命的道路——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但却有很多独创,如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等。这些就是根据新情况而做的补充和发展。

    又如,曾经在战争时期行之有效的供给制度,在建设时期实行起来就有很多弊病,为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必须以“按劳分配”的原则取而代之。不从实际出发,照搬别人的经验,是教条主义;抱着已经过时的老经验不放,是经验主义。这两种做法,都会在实践中遭到损失。理论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不至于僵化。

    由此可见,人们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还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并且,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经过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的过程,才能实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也才能使认识本身得到检验和发展。

    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就应该懂得,为什么从古到今人们总在不停地摸索、研究,希望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原来就是为了运用这些规律性的认识去改造世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世界的改造已经遍及全球,甚至整个宇宙。“嫦娥奔月”、“龙宫探宝”,过去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今天也已经变成现实了。这些都是在人们从实践当中获得的认识的指导下实现的。人们在实践当中产生认识,然后再以这种认识指导实践,实践不断在发展,认识不断在深化。

    同时,我们还应该懂得,人的认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该随着实践的变化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照搬别人经验的教条主义是错误的,死守着过时的老经验不放的经验主义也是错误的。德国19世纪的伟大诗人歌德在他的名著《浮士德》中写道:

    “灰色的理论到处都有,我的朋友,只有生活的绿树四季常青,郁郁葱葱。”就以这美好的哲理诗来结束我们这个话题吧。

    -----------------------


如果您喜欢,请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漫谈》,方便以后阅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漫谈十三、陨星的研究说明了什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漫谈十三、陨星的研究说明了什么并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漫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